专家:CPI涨幅回落将促进信贷进一步放松
国际在线报道 (记者刘志敏、王洹星):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(9日)公布了10月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、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在内的宏观经济数据。其中,CPI同比上涨5.5%,涨幅大幅回落,创5个月新低。对此,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,CPI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,央行货币政策也将发生转向,信贷有望进一步放松。“这种下落表明CPI的拐点不仅确立而且进一步加速,这种变化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时期已经过去了,已经由通胀上升变成价格急速下落的阶段。”
今年以来,中国CPI持续高位运行,截止9月,已经连续四个月突破6%。7月份甚至高达6.5%,创年内新高。随着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,CPI实现逐步回落,8、9月份分别降至6.2%和6.1%。10月份,伴随着翘尾因素减少和食品价格回落,CPI同比涨幅出现了明显回落。
对于CPI同比连续出现的回落,袁钢明认为,这表明中国前期物价调控政策已逐步见效。由于前期对CPI推升作用明显的部分食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,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已经有所减轻,接下来CPI还会进一步下降,预计11月CPI同比增幅有可能下降至5%左右。他指出,鉴于目前中国通胀压力减轻,央行货币政策应发生转向。“8月份之前,我国的宏观调控一直是采取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政策,主要通过紧缩货币来实现控制膨胀,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。所以现在的货币政策应改变为适度宽松,至少应该恢复常态。因为在此之前,我们对通胀看得非常紧张,货币控制特别紧,使得有些中小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,或者有些地方已经出现融资危机爆发的问题。这种情况现在应该赶快改变,不然会使已经下降的情况更加下降,下降到过头的程度。”
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月底曾表示,中国的经济政策在必要时将要适时适度进行“微调”,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较为明显的定向宽松信号。袁钢明表示,10月份CPI涨幅的明显回落将可能直接带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微调,主要体现在对政府投资的在建项目进行信贷上的有限宽松,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进行定向宽松和减税政策。“因为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指出‘现在的货币贷款增长速度应该上升到和去年同期的同样水平。’(货币贷款增长速度)去年达到了18%、19%,而现在只有13%、15%左右,这代表着货币政策将有巨大的转变。”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